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只是从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抓住背后的暗潮涌动,分析我们将面对的未来: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一、你的下一代将被迫逃离家乡?“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 ...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只是从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抓住背后的暗潮涌动,分析我们将面对的未来: 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一、你的下一代将被迫逃离家乡?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在网上大热时,公众号“城市数据团”发表了一篇爆文《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文章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而由人口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则更加触目惊心:
文中所谓的“无比幸福”其实“无比残酷”,因为大都市在攫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额的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缘,将他们赶到逼仄的地下室,脏乱的出租房,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家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家乡。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弱者愈弱。 二、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认为,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最近3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高收入群体(政企管理者、金融从业者、IT从业者)的收入增长更快。 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 当王健林“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标刷屏时,你有没有算过:王健林身家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啊! 而对于没有家产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算太难,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1000年而已。 三、寒门再难出贵子 1980年,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踏进了北大的校门,邻里乡亲都以他为荣。可他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自己没读过课外书,跟不上同学的聊天话题;穿衣搭配非常土,女生找他扛包打水,理由居然是为了让自己的男朋友休息一下;做个自我介绍,也被当众嘲笑,说他普通话讲得像日语;除了插秧是能手,他一样都拿不出手。 就是这样一名农家子弟,他创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他入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他的名字叫俞敏洪。 寒门出贵子,逆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传奇。 可是,如果俞敏洪再晚生几年会怎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农家子弟的名额都被谁占了? 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于2012年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报告通过研究50年数据,得出了一个让全社会哗然的结论: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次胜利。 (为什么80年代是农家子弟的黄金年代?因为高考是1977年才恢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四、绝望的底层,高喊读书无用 前几天,有读者转给我一篇“亚洲新闻周刊杂志”公众号的文章,标题是《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在此之前,我早已在朋友圈刷到了这篇文章,因为标题实在太刺眼,而刺心的是,它反映的难道不就是现实吗?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越贫穷越认同“读书无用”。村庄贫困层认同度62.32%、农村中间层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认同比例最高,于是作者用了这样的小标题来描述底层人民对待教育的态度——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育。 作者的结论对吗? 对。虽然情理难容,但却在意料之中,不信我论证给你看:
就像《南方周末》2011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难以被逆转。
另一方面,无论寒门学子为上大学背了多少债,付出了多少代价,企业顶多只会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教育的高成本,低收益,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绝望。 五、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 当“读书无用”的声音在底层日益高涨时,社会中上层却在教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今年上半年,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友圈疯狂转发。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培养应试教育的机器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作者称儿子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括科技、历史、地理等等。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残酷,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育呢?可更残酷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更耐人寻味的是:龟兔赛跑,如果兔子拼命向前跑,会怎么样? 答案依然是马太效应。 六、社会越发达,阶层越固化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56岁。 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7岁本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弯道超车,一夜暴富都成为可能,但社会一旦进入到发达又稳定的阶段,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将变得日趋明显。 哈佛公开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中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上层社会的人脉、财富、精英意识、教育资源等等,父传子,子传孙。 而社会中下层的孩子,在公立学校接受了所谓的“快乐教育”后,构成了新一代的社会中下层。但不管怎样,发达社会至少能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 这是社会稳定的另一种形态。 七、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的雨果奖。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可《北京折叠》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隐喻:
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正悄无声息地到来。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然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自动XX机”进入各行各业之后,社会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到了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这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
有,当然有! 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 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无独有偶,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社会即将分层,阶层正在固化,而你,能成为英雄吗? |
0